國家發文:新一輪醫療大整治開始!
6月6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最新發布了一則《關于印發2022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22年醫藥購銷領域的糾風文件,相比較往年打擊力度之大、覆蓋范圍之廣,前所未有。
除了再次強調要嚴打“紅包回扣”、“帶金銷售”等購銷領域違規問題,今年的糾風文件,首次對醫用耗材帶量采購領域開展全國整治,對醫院違規使用非帶量耗材嚴厲打擊!
除此之外,針對醫藥代表(耗材代表)的監管,今年的糾風文件,還給全國醫院下了最后通牒,年底前要全部完成備案合規!
并且,提出了全新的“互聯網+”監管模式,鼓勵全民進行網絡舉報,為醫療反腐提供有力線索。
溯源整治,嚴查購銷票據領域!
《通知》表示,要加大對生產環節的財務監管力度,防范將“回扣”資金的套取從流通環節轉移至生產環節,嚴厲打擊套取資金用于藥品耗材設備回扣、商業賄賂行為。
針對醫療器械購銷領域的回扣問題,可以看出今年糾風文件,已經開始實行溯源整治,從流通環節倒查至生產企業。其中重點就是對購銷票據領域的監管。
《通知》要求重點聚焦醫藥企業使用票據套取資金,虛構業務事項套取資金,利用醫藥推廣公司空設、虛設活動等違規套取資金,賬簿設置不規范,將套取資金用于“帶金銷售”、商業賄賂的違法違規行為。
而國家部門的針對醫械企業的溯源整治早已拉開帷幕,手段進一步升級!
今年4月,國家稅務總局稽查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會同公安等部門,嚴肅查處騙取留抵退稅違法行為,倒查3年稅收繳納情況,并延伸檢查其上下游企業,最嚴重的直接追究其刑事責任。
可以說,本次糾風文件的下發,意味著全國范圍內嚴查藥械票據,將全面實施!
首次向耗材帶量采購“亮劍”
除了嚴打帶金銷售,今年的糾風文件,首次向耗材帶量采購“亮劍”。
《通知》還表示,加強醫療機構藥事管理促進合理用藥,規范發展藥學服務,提升藥學服務水平,落實優先采購使用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產品政策,防范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使用高價非集采或集采非中選產品替代集采中選產品。嚴肅查處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利用職務、身份之便直播帶貨。
從近期各地的通報來看,多方都在確保醫療機構合理使用集采中選產品。
例如,深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前段時間發布的《廣東省深圳陽光平臺吸氧管和輸液港價格談判采購文件(征求意見稿)》中,就明確要求各醫療機構優先采購中選耗材。
日前國家醫保局發布的飛檢工作方案中,也提出要對未按要求采購和使用國家組織集采中選產品等行為進行檢查。
通過醫保飛檢的形式進一步大力保障集采中選產品的采購量落實到位,醫院使用降價后的集采中選品種,有利于節約醫;;同時,還能發現醫院有無特意使用高價產品的情況。
國家藥監局、醫保局等多部門聯合行動,隨著耗材帶量采購和品種進一步擴圍,后續執行檢查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
年底前,要求醫藥代表全部合規!
另外,國家對醫藥代表的監管手段也再次加強!锻ㄖ芬,醫療機構不得允許未經備案的人員對本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或者藥事人員開展學術推廣等相關活動,并且要在2022年底前完成。
也就是說,到今年年底前,“醫藥代表備案制”必須實現全面落地,從明年開始,未經備案人員即使是在醫院以外的地方做學術推廣,也算違規。
這也是給代表們劃出了一道“死線”,年底前必須做好備案,并且自查自糾,在工作中做到合法合規,不然就無法繼續開展工作了。
全民網絡舉報時代來臨,最高獎勵100萬
除了監管范圍擴大之外,國家還開啟了新的全民監督舉報機制。
《通知》中提到,要借鑒“互聯網+”督查模式,建立健全糾風投訴舉報平臺,進一步推進行賄受賄一起查,充分利用舉報線索,及時將工作中發現的糾風線索移交紀檢監察、司法部門,加快落實規紀法銜接。
在近期國家衛健委等部門聯合發布的《2022年度醫療保障基金飛行檢查工作的通知》中,同樣也強調了舉報的重要性,可以根據舉報問題線索來確定被檢地市。
此前,武漢同濟醫院騙保被罰大案、阿斯利康騙保案、北京前海股骨頭醫院騙保罰款1.42億等多個案件的線索,都來自于群眾舉報。
為了鼓勵群眾積極提供醫療腐敗舉報線索,中國財政部也在去年就發布了《市場監管領域重大違法行為舉報獎勵暫行辦法》。
在核實提供被舉報方違法事實及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后,依照《辦法》規定的等級給予舉報獎勵,最高獎勵100萬!
可以看出,隨著醫療領域不正之風的不斷深入,新一輪醫療反腐已經將群眾舉報納為整治醫療腐敗關鍵的一環。
大數據之下的全民監管,意味著醫療反腐力度空前。
牽一發而動全身,更意味著合規對于醫械企業和經銷商而言,需要深入每個環節。
來源:賽柏藍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