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耗材帶量采購,方向定了!
5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2022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以下簡稱任務)。
任務明確,2022年醫改工作主要包括四個方面21項具體任務,對醫用耗材帶量采購、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任務下達了明確指示,在全國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的同時,加速行業洗牌,影響所有醫械人!
任務指出,2022年將繼續擴大帶量采購范圍,力爭每個省份國家和地方采購藥品通用名數合計超過350個。
與此同時,任務也確認將在國家層面開展一批脊柱類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對國家組織采購以外用量大、采購金額高的藥品耗材,指導各省份至少各實施或參與聯盟采購實施1次集中帶量采購,提高藥品、高值醫用耗材網采率。
落實藥品耗材集中采購醫保資金結余留用政策,完善結余留用考核,激勵合理優先使用中選產品。加強醫用耗材價格監測。
低值耗材加速集采
關于帶量采購,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著重強調推進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近期,國家醫保局也對2022年地方聯盟集采做了統一部署協調。
口腔種植體、新冠檢測試劑、電生理、硬腦脊膜等一批耗材確認加入聯盟集采范疇。除此以外,集采的品種也開始從高值醫用耗材,轉向低值醫用耗材領域。
今年1月,三明采購聯盟(全國)辦公室就發布了相關通知,初步篩選24個擬采購醫用耗材品種組織聯采,從擬采購品種來看,三明聯盟2022年首輪集采重點轉向低值醫用耗材領域。
此前,總書記視察福建省三明市時強調:三明醫改效果是好的,改革經驗是有價值的,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鑒。
因此,本次國務院下發的任務再次明確,今年將繼續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為抓手,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壓實地方黨委政府責任,持續開展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監測評價,指導地方統籌推進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醫療服務價格、醫保支付方式、人事薪酬制度、綜合監管等領域改革。
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公立醫院的投入政策,遴選深化醫改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地市并給予獎勵,激勵引導一批有改革積極性的地市推廣三明醫改經驗,進一步強化11個綜合醫改試點省份的示范帶動作用,推動三明醫改經驗在各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目前,河北、黑龍江、遼寧、福建、重慶、廣東、株洲等越來越多的地區,加速開展低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一次性使用靜脈導管、麻醉管路、鎮痛泵等大批醫用耗材價格將無限接近冰點...
相比于高值醫用耗材,品種多且雜的低值醫用耗材集采難度更大,但如今,在全國統一醫保信息平臺建成之后,一地降價全國聯動,集采真的“沒有禁區”了!
來源: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