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項目中央財政補助不超過5億元,大筆財政資金流入基層縣級醫療機構后,將給醫療器械行業帶來更多變化與發展的機會。
中央財政大筆資金投入公立醫院
3月4日,國家財政部發布了《關于組織申報中央財政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據通知,為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推廣三明市醫改經驗,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經研究,中央財政擬支持實施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
按照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要求,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期間,中央財政對地方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等按規定給予補助。
值得關注的事,通知明確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主要聚焦三個方面:
一是著力提升市縣級公立醫院診療能力。規范診療行為,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支持市縣級公立醫院傳染病、精神病、急診急救、重癥醫學、心腦血管、婦產科、兒科等臨床?平ㄔO,加強人才培養,打造一批市縣級公立醫院重點?,做到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決,一般病在市縣解決,緩解群眾看病難問題。
二是著力加強智慧醫院建設。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和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支持建立區域內檢查檢驗結果互通共享信息化規范,減少患者在不同公立醫院檢查化驗次數,讓群眾少跑腿。
三是著力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加強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實行全口徑、全過程、全方位預算績效管理,強化預算約束,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動公立醫院積極參與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使用改革,加強全流程成本控制,促進資源有效分配和使用,減輕群眾看病貴負擔。
各。ㄗ灾螀^、直轄市)擇優選擇1個地市進行申報,含計劃單列市的省如申報計劃單列市,在此基礎上可增加1個申報名額,計劃單列市由所在省統一組織申報,申報項目實施期限不超過三年。
中央財政支持項目通過競爭性評審方式公開擇優確定,每個項目中央財政補助不超過5億元(其中10%的資金專門作為績效獎補資金),主要用于支持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
保守估計,這筆補助資金可達百億元之多,且主要投向市縣級公立醫院診療能力提升、智慧醫院建設以及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等方面,毫無疑問與之相關的產業,尤其是國產設備、耗材無疑將在未來幾年迎來市場擴容。
79.9億財政資金提前下發
眼下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但疫情曝光了我國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缺陷,三甲公立醫療資源長期處于超負荷服務狀態,基層醫療資源利用率不足的現狀充分體現。
面對重大疫情,大量患者短時間內涌入三甲公立醫院,加重負擔的同時也增加了交叉感染風險。對此,國家開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推動縣級醫院與基層醫院能力提升,這將對醫療器械行業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變化。
在此之前,國家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就發布了《財政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中醫藥局關于提前下達2022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總計79.896億元,用于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2022年在公立醫院改革投入方面,河北、山東、河南、廣東、四川等省份喜提大筆補助資金。該項收入列入2022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1100249醫療衛生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收入”科目,支出列入2022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210衛生健康支出”科目。
該項直達資金的標識為“01中央直達資金”,貫穿資金分配、撥付、使用等整個環節,且保持不變。
早在“十三五”時期,國家就開始加大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投入力度,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超1400億元,支持了7000多個醫療衛生項目建設。
“十四五”時期,毫無疑問將繼續充分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的支持和帶動作用,重點實施醫療方面的重大工程。
基層縣級醫院開始“升級”
在最新發布的《 “十四五”衛生健康標準化工作規劃》中,繼續強調要構建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加強縣級醫院設施設備標準化建設。
隨后,在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 《關于印發“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中,提出為推動縣醫院綜合能力持續提升,到2025年全國至少有1000家縣級醫療機構達到三級醫療機構服務水平。
并且,這一千多家縣級醫院還將重點建設臨床服務“五大中心”,建強急診急救“五大中心”,同時結合?瓢l現需求,不斷改善醫療、信息化等設備配置條件。
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還下發了《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在全面提升縣級醫院救治能力的部分中,提出的兩個要求就釋放出基層市場百億級醫療設備配置機遇。
一是要求建設目標適應縣城城鎮化補短板需要,適度超前規劃布局,重點改善1所縣級醫院(含縣中醫院)基礎設施條件,則縣級醫院改造費用給監護儀、呼吸機、分析儀、彩超等醫療設備帶來的增量約30.79億元。
二是要求按照編制床位的2-5%設置重癥監護病床,“平時”可作為一般病床,按照不同規模和功能,配置呼吸機等必要醫療設備,發生重大疫情時可立即轉換,則此項為監護儀、呼吸機、分析儀、彩超等醫療設備帶來的增量約56.88億元。一共帶來增量約87.67億元。
后疫情時代,縣域醫療的急救、重癥能力短板明顯,所以本次財政部發布的通知同樣要求申報的示范工作內容同樣要包括:充分發揮縣級醫院在縣域內的龍頭作用,加強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五大中心”能力建設。
可以說,在中央財政與政策的大力度支撐下,各地基層縣級醫院急救設備等基礎設備勢必會迎來一次大規模的升級。
那么基層縣級醫院該如何配置?需要哪些設備?
此前國家衛健委曾明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應該配置備 DR、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凝儀、十二導聯心電圖機、心電監測儀、遠程心電監測儀器、空氣消毒機、呼吸機、動態心電監測儀、動態血壓監測儀等設備。
所以不難發現,在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2021年省級補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設備采購項目中,就花費近八千萬購置了130臺彩超、105臺DR、130臺救護車、108臺血球計數儀、120臺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以及200臺呼吸機,且明確只要國產。
來源: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